记者:在来白沟的路上,看到沿途是一片广袤的平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为什么会在这里形成一个全国闻名的箱包产地和小商品集散地?
高文才:白沟地处京、津、保三角腹地。历史上就是著名的水陆码头,商业重镇,因大清河、拒马河、白沟河于此交汇,故曾有过“日过千帆,商贾云集,货通大江南北,商流九洲东西”的盛况,明清时有“燕南大都会”之称。近代人称作“小天津卫”,白沟人有着历史渊源的经商传统。
记者:集市贸易是我国商品流通的一种形式,古代有“日中而市”之说,这是一种原始意义的集市,白沟作为市场型小集镇,其形成有哪些特点?
高文才:白沟在20年前也只是一个传统集市,由10天4个集日到8个集日,又发展到日日为市。我国城乡集市具有多方面的经济和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为农民的剩余农副产品提供一个直接的销售渠道;二是为农民的剩余产品同城市商品调剂余缺、互通有无提供交换场所;三是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速农村经济的非农业化进程发挥作用。这种作用一方面是为乡镇工业产品推销提供场所,另一方面是促进了第三产业的振兴。以白沟为例,随着集贸市场自身规模的扩大,信息业、餐饮业、旅馆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记者:刚才在市场转了一圈,发现雪花纷飞的白沟镇充满了过年的喜庆,门店繁荣,购销两旺。据说在白沟,即使卖炸糕、卖吊炉烧饼的每年也能赚上几万元、十几万元,在白沟这个地方生活的人们是不是很容易走上致富道路?
高文才:2000年底我们粗略统计了一下,白沟市场成交额达72亿元,全镇存款余额9个多亿。
白沟的主打产品是箱包,十大专业市场中就有箱包交易、皮革、箱包辅料、五金饰件等4个为箱包服务的特色专业市场。现在白沟的箱包产品达20大类,1000多个花色品种,56家规模企业,3000多家加工企业,4050多家个体加工户,年生产1.2亿只箱包,产销量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生产能力。白沟的箱包生产,带动周边5个县市、50多个乡镇、500多个自然村的30多万人走上了致富之路。2000年白沟箱包业实现产值30.7亿元,完成销售收入29.8亿元,实现利润3.6亿元,上缴国家税金4300万元,出口创汇310万美元。
记者:听说您来白沟主持工作以后,大抓“三个转变”:由农民变成商人的思想观念转变;市场由无序到有序的转变;产品由没有品牌、仿冒品牌到创名牌的转变。如今白沟被国家体改委确定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获得了多种荣誉。您在乡镇任主要领导时间较长,对农村比较了解,您主张的“富裕农民,只有靠减少农民”这一思想是在什么基点上提出来的?
高文才:我认为我国农村有两种基本矛盾,一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二是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
人地关系的高度紧张表现在:几千年来,在土地资源被高度开发的同时,也客观上支撑了中国人口的高度增长。到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人口达到4.2亿。其后中国人口数量一直居世界第一,从而形成了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即人地关系的高度紧张。中国人均耕地面积1.2亩左右,世界的平均水平是3.69亩。人均农业资源的短缺造成严重细碎分割的小农经济,其连带的后果是每个小农户能够提供的农产品非常有限,农业本身的商品率很低,且高度分散,这种状况带来的矛盾是,城市工业跟2.4亿农户打交道,把每户的一头猪,十几斤鸡蛋,上百斤粮食,几百斤蔬菜一家一户地聚集在一起,所支付的交易成本很高。
自50年代以来,由于严格的城乡分割制度,政府通过统购统销农副产品和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将农村人口强制禁固在农村区域,过量的农业人口拥挤在有限的土地上,虽然提高了土地生产率,但劳动生产率却处于停滞状态。由于农村不断增加的过量人口,基本上抵销了土地生产率的提高所带来的农业生产率的增长,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并没有得到显著增长。
基于此,我认为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基本内容应该是怎样让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城,然后让尽可能少的农民在土地上搞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的规模经营。就是说,在城市方面坚定不疑地搞加法,增加城市的事业,在农村则坚定不疑地搞减法:让农民富起来的唯一出路是减少农民;这一任务不是农村集市所能承担的,最重要的是如何将集市变为城镇。
记者:8亿人口在农村,农民的消费水平不及城市人口的三分之一,没有第二个国家像我们这样。您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加快从农村集市到农村城镇的转变?
高文才:怎样实现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如果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大城市的道路,不现实也不可能。即使只有6亿农民变成大城市的居民,10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就要建60个,每个省就要建2个类似北京、上海那样的大城市,别的不说,用水就是一个难以解决的大问题。眼下世界上10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是18座,据说到2050年将发展到50座。就是把这些特大城市都建在我们的国土上,也难以解决中国的城市化问题。我们需要走自己的路,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人口城镇化之路,这就是中央提出的“小城镇大战略”之路。
记者:小城镇建设关键在人。但是在小城镇上生活着的主体是农民,他们中的大多是从农村、从土地走向城镇的,缺少一种现代商业教育,企业道德体系远没有建立起来,在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中,您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高文才:在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中,城市化率是重要指标之一。我认为,从根本意义上讲,农村城市化,不只是农村人口城市化,更重要也更难的是使城镇化了的农村人口知识化、现代化。城镇的质量,说到底在于城镇居民的质量。从这一意义上说,小城镇承担着一个改造农民,提高农民的任务。这是因为:
其一,农民距离知识经济时代最远。农民中的多数依然驻足于农业经济时代,不会因进入城镇就自然而然完成,而必须完成对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双重跨越。
其二,农民对市场竞争有着严重的不适应性,他们的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落后,组织程度差,经营规模小。这些都使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边缘和弱者地位。
其三,经过数千年古老农业文明的文化积淀,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与新时代所要求的新观念格格不入的传统意识,小进即满、小富即安、小国寡民心态根深蒂固,这样的意识至今仍主宰着许多农民、甚至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要彻底改变这些意识,代之以新的观念,需要有一个很长的过程。
提高农民的意识,进行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教育是不可少的基础教育,但仅有这样的教育是不够的,因为许多农民的传统意识对现代教育具有本能的排斥,如果不改变这些陈旧顽固的传统意识,任何外来教育都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即使使他们接受一定的科学知识,也只是增长了一些工具理性,而难以改变头脑深处真正支配其行为的价值理性。最好的办法是把他们引向市场,去亲身经受、感受市场经济的锻炼,清楚市场竞争对他们的要求,促其警醒,催发他们提高素质,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一过程很可能贯穿于农村城镇化的始终。由市场到城镇,也就是从一开始就把农民引向市场,让农民在实践中认识市场、感受市场的竞争性。
白沟市场的崛起,特别是白沟箱包业的发展,最初起始于最先认识市场的少数农民,他们迈出了走向市场的第一步,靠改革开放政策的威力,很快形成了数万名农民组合成的箱包和小商品的生产销售大军,他们身背肩扛,挤火车,蹲车站,走南闯北,历经创业艰辛,成为白沟市场的第一代创业者,也成为白沟人中第一批致富者。
现在的白沟有4.3万常住人口,90%以上原来是农民。成了城镇居民后,白沟人的观念,消费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同城市人一样,住楼房、买汽车、玩电脑、外出旅游、出门坐飞机……
20年的市场搏击,锻炼了白沟人的能力,提高了白沟人的素质,使他们熟悉了城镇,认识了市场,也逐渐积累了最终完全落户城镇的资金,完成了从农村到城镇,从农民到城镇居民的过程。